English

小说评点与晚明出版业

2000-09-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白岚玲 我有话说

小说评点始自南宋末年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但直到晚明才形成一时之风气。小说评点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评点以注音释字为主,同时对人物情节发表简单评说;后来注音释义退居次要地位,评点不仅论及作品内容,更揭示其艺术技巧,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学阐释和文学批评。这一变迁在晚明实现。

明代经济发展、出版业繁荣为小说评点兴盛提供了前提。明代出版税的免除、造纸业的发达、印刷术的提高、图书成本的低廉、举子士人及市民阶层形成的巨大图书市场等等因素使晚明出版业达到有史以来的极盛时期。书坊之间的激烈竞争使之市场意识、选题意识空前加强。于是,关乎举业的经史子集继续成为晚明出版物的主流,同时,“无关乎举业”但为市民心仪的“诸书杂传”尤其是小说在出版物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甚至一些书坊主人直接参与了小说的创作和加工。书坊出版业发展竞争的结果不仅使图书种类大大增加,亦使图书形态发生变化,出现了多种带有晚明特色的图书促销手段,如泛滥的序文、精美的插图、套版的印刷,趣味盎然的评点,等等。其中,附有“诸名公批评圈点”的评点本的出现尤其值得注意。主要针对举子的诗文评点最早得到发展,后来渐浸于小说。由于书坊出版业射利为上,故往往缺乏应有的严谨态度。小说评点中,伪托古本、伪托名人序言乃至伪托名人评点成为晚明相当普遍的现象。

明代文人思想观念转变、关注通俗小说甚至参与通俗小说评点,与书坊出版业大量刊刻小说并推出小说评点本这两种现象在晚明同时存在。书商的自评与文人的评点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书商自评包括了书商假托名人的评点;而文人评点自身也体现出不同的特色,这可分别以冯梦龙和金圣叹为代表。通过两类小说评点异同之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说评点发展之脉络。

因而,谈及中国小说批评、小说理论的进程,不可忽略晚明出版业的重要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